一、运动生理学实践教学环节的类型
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满足面向21世纪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传统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传统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多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十分有益;但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探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就尤为重要。
(一)演示性实验
演示性实验是为了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教师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形态结构、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实验。一般不需学生动手做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基本由老师做给学生观察。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提出有关问题,学生要积极思考来回答问题并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来验证有关结论和规律。在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前人所探索出的结果予以验证,通过观察某些结构,验证某些已有结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三)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础性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综合应用的实验。此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实验室条件,学生自行设计全部或部分实验方案、自己操作,完成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并完成实验等过程的实验。
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实验教学设备等,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善于运用整体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实验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的学导式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专门人才。
二、 运动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与格式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记录与总结,是表达实验成果的一种形式。书写实验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书写实验报告,可以熟悉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学会解剖学绘图制表的方法;学会应用有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实验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实验报告的书写应做到:内容真实准确,文字精炼通顺、书写整洁,标点符号、外文缩写、单位度量等书写准确、规范。由于验证性、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有较大差异,故分别对验证性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报告与设计性实验报告进行论述。各类型的实验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1、验证性实验报告的内容与要求(见附1)
①.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②.实验名称:要简短精练地反映出实验内容。
③.实验目的: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该项实验,拟解决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等。
④.实验步骤:应清晰准确地写出实验步骤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测量和选取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等也应该包括在内。
⑤.实验结果:主要包括文字描述、绘图、制表等形式,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综合性实验报告(见附2)的内容与要求基本上同验证性实验报告。此外,由于综合性实验报告重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故与验证性实验报告相比,综合性实验报告应增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部分。
应结合本课程的有关理论,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的误差等尽可能地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初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讨论分析时,要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符合逻辑的分析推理,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最好能提出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行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包含着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思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与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相比,设计性实验突出了学生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设计性实验报告最好是以小论文写作的形式完成,也可以用实验报告格式(见附2)。一般小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分为: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
附1 验证性实验报告的格式
附2 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报告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