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学网站  
详细内容

关于实验性文章写作模式的探讨

[日期:2009-05-13] 来源:运动科学论坛  作者:ydslx [字体: ]

  关于文章的模式,本人一直养成了把文章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来写: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实验结果;3、讨论;4、小结;5、参考文献和摘要(其中包括先写中文,接着再把它翻译成英文)。以上是我的写文章的顺序。下面我一点一点加以解释。

  首先在写文章之前,自己要先找个题目或者是找个主要的内容,这一步是建立在大量的参考文献的基础之上。以我07年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男子公开级赛艇.......”为例,因为本身是在跟赛艇队,所以比较容易找到可写的地方,我就重点落在写周期性的训练中无氧阈功率与运动员机能特征变化这一问题上,接着就是查找这方面的文章,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参考别人的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如果有外文中有写这类的文章,那更好,因为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最好的就是要找到一篇最接近你要写的内容的范文,接着就以所找到的这篇文章为范文来写,我当时所找的最接近我的研究的范文是北体的一篇硕士论文作为我的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结果是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在写这部分之前,有几个问题自己必须要弄清楚,一个是自己的实验数据最终是要得到什么结论,比如在我的文章中,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无氧阈功率的变化,因为实验的数据有时候根本就不能准确的显示出一个结果,所以有时候要对实验数据稍微的做一些修改(止于怎么改,呵呵,这个看个人的水平了,呵呵,不要说是作假哦)。第二是生化指标的机能变化;第三是训练内容的变化。以这三个为主线,通过这三个的数据的变化,了解到在整个周期训练中三者的各自的变化以及三者之间是否有存在着规律(记住,这个就是你这篇文章要得到的结论)。

  讨论部分最好要围绕着实验部分来写,既然实验部分我分为三个方面,所以讨论部分至少也要有三个方面。关于讨论部分的模式我向来都是这样写的:首先介绍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接着引用3到4篇的文献(最好是老外的,我现在写文章基本都是只引用核心的期刊,除非找不到相关的文献),然后再开始写自己本研究的结果以及自己所得出的结论。每一部分的字数大概控制在800~1000字左右(因为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四五千字,一般都没有什么内容,就像是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根本不可能算得上大片,现在的权威刊物的文章,字数基本都在1万个字以上)。

  最后是结论,这部分内容就比较好写了,因为结论就是把在讨论中写出来的自己的观点抄下来作个总结而已。不过最好要写4点以上,三点太寒碜,显得文章没有内容;5点太罗嗦。

  至于参考文献和前言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说说摘要,现在各个刊物对于摘要的模式要求也不一样,但是实验性的文章基本都要遵循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这几个模块。

   以上是我的个人写文章的经验,当然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希望大家也可以给我提出一点建议来。



上一篇:人类会长出新的心肌细胞
下一篇:人体血糖调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