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学网站  
详细内容

综合训练题(2)

[日期:2008-06-01] 来源:  作者:ydslx [字体: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中,中枢神经不断的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的位置,这种反射称为姿势反射。

2. 肺泡通气量:是指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真正参与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3. 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4. 肌适能 :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即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和在持续时间的能力。

5. 乳酸阈:在有氧供能的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的值相近,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D      4 C      5   A      6 D      7 D     8 D

 9 B        10 C        11 B    12 C     13 A     14 C       15 B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6.×     7.×   8.×  

 9.     10. ×   11. ×    12.    13. ×   14.    15.

四、解答题

1.要点: 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 要点: 收缩速度: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慢。

       收缩力量:快肌纤维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纤维。

       抗疲劳性: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较快肌纤维强。

3. 要点: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增加基础代谢;

抑制脂肪生成;

五、论述题(共10分)

要点: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 心输出量的反应

  运动时:由于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另外,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升高,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心输出量就急剧增加。

() 血液重新分配

    运动时各器官的血流量将进行重新分配,其结果是使心脏和进行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减少。在运动开始时,皮肤血流也减少,但以后由于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通过体温调节机制,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以增加皮肤散热。

() 血压的改变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水平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①如果从事动力性运动,由于心输出量增加肌肉血管舒张,腹腔血管收缩,总的外周阻力不变,故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 ②如果从事静力性运动,由于心输出量增加幅度小,肌肉收缩压迫血管,腹腔血管收缩,总的外周阻力增大,故血压升高,以舒张压增高更明显。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运动性心脏肥大

      从事不同类型训练的运动员心脏的机能特点各异,一般来说: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心脏全心扩大(离心性肥大);力量性项目运动员:心脏以左心室心壁增厚为主                   (向心性肥大)。

() 运动心脏的微细结构重塑

表现为心肌细胞体积增粗、线粒体增多、有关代谢酶活性增强等。

(三)运动心脏功能改善

长期从事体育活动,可使运动员心脏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在完成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可表现为心率变化比普通人小,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上一页 [1] [2]

阅读:
打印
上一篇:综合训练题(1)
下一篇:综合训练题(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