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学网站  
详细内容

综合训练题(2)

[日期:2008-06-01] 来源:  作者:ydslx [字体: ]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姿势反射

2. 肺泡通气量

3. 每搏输出量

4. 肌适能

5. 乳酸阈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正确选项,将其标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30)

1.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100      B. 1500    C.10000      D.1500游泳

2.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的(     )。

A.血小板减少    B.白细胞减少   C.血浆减少        D.红细胞减少

3.血小板的功能是(     )。

A.运输O2         B.运输CO2       C.缓冲酸碱度     D.参与止血和凝血

4.血浆中最为重要的缓冲是(    

   A.碳酸氢钾、碳酸         B.血红蛋白钾盐

   C.碳酸氢钠、碳酸         D.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5.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对心脏活动的效应表现为(   

  A.心缩加强,心率加快      B.心缩加强,心率减慢

  C.心缩减弱,心率加快      D.心缩减慢,心率减慢

6.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消化      B.供能      C.排泄      D.代谢

7.关于视野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色视野最大                  B.红色视野大于绿色

C.不同人视野大小不等            D.鼻侧视野大于颞侧.

8.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

A.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

9.血液属于(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组织液      D.淋巴液

10.低血糖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是()

A.心脏      B. 肾脏         C. 脑组织     D.骨骼肌

11.肌肉在作等长收缩时,肌张力(       )外加的负荷阻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12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C、等于深吸气量                     D、最大吸气后尽力所呼出的气量

13. 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不需要氧                       B.都产生乳酸

C.都能维持较长时间                 D.都可以产生大量ATP

14.跳水运动员作转体运动时,要充分利用( )

A.旋转运动反射      B.直线运动反射    C.翻正反射      D.状态反射

15.下列关于肌肉活动时加速静脉血回心的正确叙述是()

A.静脉管壁平滑肌节律性收缩,起着静脉泵作用

B.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起着肌肉泵的作用

C.因重力运动时静脉血回心加速

D.运动时组织液生成减少,因而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也增加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30)

1. 温度对肌肉的伸展性和粘滞性没有影响                         

2.经人工包扎或压迫伤口,使血流停止的过程叫生理止血。         

3. 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快,但易疲劳。                           

4.心肌和骨骼肌一样,都可以产生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5.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压恒定,

保证心、脑血液的正常供应。                                 

6.赛前状态是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各器官系统发生的一系列非条件反射

性变化。                                                  (    )

7.肌肉中白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合马拉松运动。                  

8.长期从事体操练习,对人体前庭器官功能没有任何影响。           

9.有训练的人进行最大强度负荷运动时,心血管机能变化的特点是动员快、机能潜力大、恢复快。                                        

10.肌肉收缩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而肌肉舒张不需ATP供能。       

11.真稳定状态的特点是出现氧亏。                               

12.所有的感受器都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换能器,能把各种刺激能

量转换为传入神经上的动作电位。                             

13.胃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部位。                                

14.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稳定不变的,

故称为稳态                                                 

15.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是实现可训练性的生理基础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

 2. 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区别是什么?

 3. 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1题,10分)

1.试述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1] [2] 下一页

阅读:
打印
上一篇:综合训练题(1)
下一篇:综合训练题(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