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自律性
2.心力储备
3.肺换气
4.乳酸阈
5.速度素质
6.疲劳
二、单项选择题
1.骨骼肌实现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是( )
A.肌原纤维 B.肌纤维 C.细肌丝 D.肌小节
2.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
A.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
3.从事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血浆的容量和血细胞容量都(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出现不同变化
4.血液属于( )
A.细胞学液 B.细胞外液 C.组织液 D.淋巴液
5.血小板的功能有( )
A.止血 B.释放免疫物质 C.保护间皮细胞的完整性 D.运输氧气
6.下列技术动作需要采取胸式呼吸的是( )
A.手倒立 B.单杠直臂悬垂
C.仰卧起坐的坐起阶段 D.吊环十字悬垂
7.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
8.低血糖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是( )
A.心脏 B.脑组织 C.肾脏 D.骨骼肌
9.饥饿时,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
A.肌糖原的分解 B.肝糖原的分解 C.糖异生 D.抑制糖的分解
10.运动技能得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动觉细胞与运动细胞之间建立( )的神经联系。
A.暂时性 B.固定式的 C.永久的 D.开放式的
11.‘话梅止渴’原理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1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后天获得的 B.具有固定反射弧联系.
C.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可消退 D.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的暂时性联系
13.肌肉在作等长收缩时,肌张力( )外加的负荷阻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14.表示左右心室去极化时产生的电变化的是( )
A.P波 B.QRS波 C.T波 D.P- Q间期
15.剧烈运动时肾的变化表现为( )
A.肾血流量增加 B.肾血流量减少 C.肾血流量不变 D.肾小球重吸收增加
三、判断题
1.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兴奋性低的关系。( )
2.心肌有‘全或无’式的同步收缩的特性,是因为室房结发放兴奋是一个个
的有自动节律性的原因。( )
3.心音反映心瓣膜关闭的机能。( )
4.肌肉在最适初长度时,其收缩效果最好,力量最大。( )
5.耐力训练主要发展快肌纤维。( )
6.毛细血管之所以能进行物质交换是因为毛细血管有通透性,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才能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
7.在体循环中,大动脉弹性越好,则收缩压稍降低,舒张压稍升高。( )
8.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辅酶A,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脏加快、心缩力量增强。( )
9.采用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法,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 )
10.在实际生活中,球囊、椭园囊和半规管并不是各自独立地对刺激发生反应,它们彼此有调节和协同作用。( )
11.长期进行耐力运动,促使心腔容积增大。( )
12.突出的心肺功能是耐力性项目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
13.采用持续训练法,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 )
14.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产生适应的能力是可训练性原则的生理学基础。( )
15.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压恒定,保证心、脑血液的正常供应。( )
四、简答题
1.简述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途径及主要生理功能。
2.为什么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
五、论述题
试述组织气体交换的过程。